今天是第11个中国旅游日,各地都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惠民活动。今年“五一”小长假,中国旅游活力四射。经历疫情考验,中国旅游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人们的旅游消费习惯悄然改变,旅游生活有了新内容,它们共同塑造出中国旅游业的活力与魅力。(5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旅游日开办以来,得到许多旅游爱好者、旅游业的青睐和关注,成为游客和旅游业每年一度的重要节日。中国旅游日以它的大众性、惠民性和娱乐性,寓教于游、传播文化,吸引了众多人的参与。笔者认为,在享受旅游日带来的快乐同时,请与文明同行,做文明游客,更好地享受旅游带来的幸福生活。
“旅游日”之所以定在5月19日,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正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所以设立旅游日的目的也是为了“传承霞客精神,发展旅游事业”。设立旅游日,一方面,可以让社会各界和社会公众关注旅游业,让人们认识和了解旅游的涵义,培养国人休闲旅游意识,鼓励人们广泛参与出游活动,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借助旅游日,旅游部门、各大景区景点借机宣传本地旅游业和旅游产品,提高和优化旅游服务和管理,不断发展和壮大旅游事业。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旅游业,需进行梳理调整、行业重组、管理转变等,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方能更好地推进整个旅游行业行稳致远和健康发展。疫情后时代,恢复旅游常态,是业界的呼声,是游客的心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景区景点应做足功课,下足功夫,提前做好各种疏导、指引、分流、限制的预案和措施。景区管理人员站好各自岗位,旅游从业人员加强行业自律,文明志愿者做好引导。游客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养成配合防疫检查、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使用公勺公筷等良好习惯。
旅游日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和普遍的惠民性,以特色鲜明的主题,异彩纷呈的节目,别具风格的民俗,让人眼界大开、一饱眼福。但好山好水好景,唯有文明相伴,才是最美的风景。广大的游客应合理安排好出行时间,把文明这件“行李”带上,做到文明旅游、安全出游,将旅游带来的幸福生活与文明相随、相伴、相行,共同绘就文明美丽新风景,这才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