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法治精神浸润到生活方方面面
2021-12-01 11:14:00 稿源:仲恺文明网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1月29日起,全国第四个“宪法宣传周”活动拉开帷幕。(12月1日《南方日报》)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普及和宣传,关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改革大局,关系民生民利和社会和谐稳定。举办“宪法宣传周”旨在普及公众宪法知识,深入推进宪法和法治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结合实际,采取百姓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宪法宣传活动,让市民群众“零距离”接触宪法、感悟宪法,努力把法治精神浸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往年来看,各地有关部门在宪法宣传周都会开展宣传和普及活动。利用各种载体和平台,加大宪法和法治的宣传普及力度。比如建设法治文化园,以现有环境设施为基础,注入丰富多样的法治文化元素,如法治主题雕塑、传统法治小故事、法治历史事件人物等景观。注重法德并举、法治文化和廉政文化的新模式,把宪法宣传和法治教育渗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比如举办法治图片展、法治文艺汇演、法律咨询等各种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法治教育感染力和渗透力。在镇村的文化广场、学校、社区、农村、企业也相继建成法治文化宣传阵地,让法治文化渗透到各种场所、各类人群,让市民群众在休闲娱乐运动的同时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潜移默化地增强法律意识、培育法治观念、传播法治精神,营造全社会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除了常规手段加强宪法宣传以外,一些地方创新载体和手段,采取寓教于乐途径和方式,把法治精神渗透到老百姓生活方方面面。比如,博罗发挥本土音乐影视专业团队合作力量,创作了《幸福博罗平安相伴》、《我家好有福》等十多首弘扬法治精神、弘扬孝文化的歌曲和文艺作品以及一批法制宣传动漫影视。这些原创作品通过电视台、网络、室外LED屏幕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丰富了宪法宣传教育内容,增强了法治教育效果。
 

  同时,运用“互联网+宪法”进行宣传普及,也能让百姓群众方便、快捷、直观地感受、认知和领悟到宪法的精神。比如,浙江省建立了“互联网+”法治文创联盟合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政府部门的普法需求和文化创意企业的产品供给“零距离”对接,政企互动,实现了法治文创作品的“专业订制”。
 

  让法治成为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准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法治的宣传和普及,不能走过场、作作秀、搞形式主义,应多些“小清新”,少些任务式的;多些寓教于乐,少些单调的、枯燥乏味的。多些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生动鲜活,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举措和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真真正正受到教育,得到实惠,取得效果。(练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