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这里不仅四季分明而且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既温暖又湿润。”近期,《黔西南日报》一位记者用感性的笔触这样描述:在黔西南最迷人的秋季,找间精致的民宿住上几日,看天高云淡,品瓜果清甜,静享自在悠然的山居时光。
马岭河峡谷景区里的苗族风情演出。图片来源: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是多位历史名人故里,民族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黔西南州成立于1982年,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
黔西南州虽年轻,却拥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2.3亿年前三叠纪时期的“贵州龙”化石群、1.2万年前的“兴义人”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时期的普安青山铜鼓山遗址,显示黔西南久远的历史;交乐、万屯汉墓出土的铜车马、摇钱树和抚琴俑等被列为“中国文物精华”;南明历史遗迹“十八先生墓”和抗战形象标识“晴隆二十四道拐”等历史文化遗产也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黔西南人杰地灵,是“中国工业之父”张之洞、武昌起义副总指挥王宪章、北伐左翼总指挥袁祖铭、国民政府首任交通部长王伯群、黔军总司令王文华、抗战胜利中国战区受降代表何应钦等历史风云人物的故里。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黔西南民族文化多彩绚丽。黔西南州内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等35个民族,总人口368.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2.47%,于2018年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称号。
黔西南有丰富多彩的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苗族“二月二”“八月八”等民族节庆活动;有被美誉为“声音活化石”的布依族“八音坐唱”和“东方踢踏舞”之称的彝族舞蹈“阿妹戚托”、布依族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独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美食文化,兴义市“中国羊肉粉之乡”、兴仁市“中国牛肉粉之乡”、安龙县“中国剪粉之乡”、贞丰县“中国糯食之乡”、晴隆县“中国‘三碗粉’之乡”等荣誉称号。
在多彩贵州这个大家庭里,黔西南35个少数民族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国长寿之乡,最佳休闲旅游城市
黔西南的气候环境舒适宜人,“就像是装了一个巨大的中央空调,最主要的是还不用花钱”。
黔西南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年平均317天,春天不潮,夏天不热,秋天不干,冬天不冷;空气指数优良天数100%,森林覆盖率51.27%,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15000~32000个,被誉为天然“大氧吧”“大空调”;有石斛、天麻、杜仲、三七、灵芝等1000多种药用植物,是贵州省中草药药源宝库之一。
优良舒适的生态气候环境,让黔西南州成为最宜居、最舒适的康养圣地,全州人均寿命77岁,有百岁老人近200人,是中国长寿之乡。2019年,黔西南州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四季康养之都”称号。
优良的环境,孕育出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黔西南州境内奇峰迭起、峡谷幽深、飞瀑直下、云海翻腾,拥有万峰林、马岭河峡谷、万峰湖、双玉峰、放马坪等国家A级旅游景区3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6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各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国家级、省级自然遗产11处,国家级、省级重要人文景观30多处。
黔西南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城区与万峰林、马岭河峡谷、万峰湖、贵州醇四个国家AAAA级景区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一城四景”,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绿色生态城市”。
近年来,黔西南州正围绕建设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深入实施大山地旅游战略行动,促进全州全域山地旅游蓬勃发展,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七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大西南物资集散地和商贸物流中心
黔西南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距离贵阳、昆明等西南地区中心城市均在300公里左右,是大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物流中心。
目前,黔西南有沪昆、汕昆、惠兴、晴兴、望安、罗望、盘兴、紫望等高速公路网络和沪昆高速铁路,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宁波等28个城市航班,南北盘江和红水河经过提等升级改造成为西南地区重要出海通道。立体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使黔西南州实现了内联外通,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黔西南州的能矿电力资源丰富。全州矿产资源40多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21种,其中煤炭远景储量196亿吨以上,是“西南煤海”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金远景储量1500吨以上,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
黔西南电力资源亦丰富,水电装机669.1万千瓦,火电装机427万千瓦,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装机206.67万千瓦,全州电力装机1302.77万千瓦,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基地。拥有南方唯一可自主定价的地方电网,实现工业园区环网供电全覆盖,工业企业用电每度0.35元左右,大大地减轻了生产成本,有力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018年,黔西南州获批贵州省黔西南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