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办(下简称“陈江”)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邓东升以“陈江打造‘三个中心’助力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为主题,与广大网友针对陈江产业发展、城市品质、民生事业等工作进行在线交流。
陈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邓东升在与网民交流。
2021年,陈江街道在原有的产业中心、城市中心的基础上,提出再增加“服务中心”的“三个中心”发展目标。以产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推动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功能的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的城市型经济转型,实现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业与城市的联动升级、共融互促,共同推动陈江的高质量发展,以新时代新业绩迎接建党百年。
事实上,“三个中心”是既重产业又重配套。一直以来,强大的产业基础是陈江的立街之本,陈江产业重镇的形象也深入人心。邓东升表示,陈江街道在功能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的规划上,更着眼产业与居住、公共服务等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实现城市产业发展与生态及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陈江街道希望在实现产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依托产业园区带动城市配套服务的升级,增强城镇持续发展、辐射带动能力。邓东升透露:“建设‘三个中心’是我们陈江的新定位,是未来一段时间奋斗的目标,也是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为仲恺奋力争创国家一流高新区做出陈江应有贡献的自我加压、自我鞭策。”
01
聚焦项目征拆,赋能打造产业中心
陈江街道着眼新旧产业接档滞缓、产业格局升级转型进程慢的问题,加速推进项目征拆,加强企业服务保障,推动产业项目加速落地、建成投产。
据邓东升介绍,陈江街道一方面加速项目征拆,把解决项目用地问题放在首位,按节点跟进推动项目征拆工作,遇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按节点实现全线交地、每个引进项目都能节点内落地建设。
与此同时,陈江街道通过培育区域经济,加速推进各项重点产业项目,督促落地项目抓紧动工建设,如果长期不开工建设的,积极联系企业和区直部门加速推进。同时,培育好东升片区、石圳北片区、中韩产业园起步区、青春人工智能产业园等区域产业发展,形成区域发展体系、产业发展链条,增强产业发展的生命力,进一步扩大内需、提高外供,打造“星月同辉”的高端化产业格局。
另外,陈江街道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企业对接机制,落实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要求,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确保项目顺利建设、顺利投产、早出效益。
02
聚焦城市品质,加快打造城市中心
“城市品质的提升需要‘拉框架’、也需要‘精雕琢’。”邓东升表示,陈江街道要聚焦城市品质,加快打造城市中心。一方面,加快疏通道路交通网,密切配合区住建局加强交通路网的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园、中韩产业园等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城乡路网纵横覆盖,拉宽城市的发展骨架;对内接通道路相交点,逐步完善辖区15个村(社区)的村道建设,尤其是要着力在接通主干道上想方法、找出路,逐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积极融入市“丰”字交通主框架和区“一环八射”快速路网总体布局规划,加快融入中心发展区域。
另一方面,陈江街道加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街道“中心+网络化+信息化”智能管理体系的优势,强化网格化和包干责任制,将社会治理网格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切实做到实时监控、提升管理。同时,结合“两违”专项整治行动以及市容市貌暨道路交通综合治理行动等专项工作,着重改善重点区域市容市貌,并做好常态化管理,大力推进公园、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加快实现高效、便捷、精准的城市管理模式。
03
聚焦民生事业,全面打造服务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点做好教育卫生、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和维护稳定等工作。”在聚焦民生事业、全面打造服务中心方面,邓东升说,一是攻坚生态环境治理,巩固延伸水体整治成效,统筹推进管网建设、溯源工作、洗楼行动和企业雨污分流整改等专项治理工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智能化建设,常态化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扬尘污染治理的各项措施。
二是全面推进文教卫工作,推进石圳小学、第十小学、仲恺中学初中部项目建设,持续完善校园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指导,促进教育形式多元化;逐步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补齐疫情期间暴露的公共医疗卫生设施和服务短板。
三是持续推进社会治理,总结提炼疫情防控“网格化”、“三人组”等工作机制经验,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点、网格化、网格员的作用,将社会治理工作细化到网、到人。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动态推进扶贫工作,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落到实处。坚决打击一切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形势和谐稳定。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杨敬贺 林丽娟 魏怡兰 通讯员陈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