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建设高效高质城市 打造宜居宜业福地
2021-10-15 09:04:53 稿源:仲恺文明网


  9月19日晚,苏州高新区“夜映狮山”品牌夜市系列活动在狮子山下启幕,重点打造AI夜市、月泊湾夜市等“八大特色夜市”消费版图,拓展夜间消费空间,塑造兼具烟火气和国际范的高新夜市品牌。
 

  与此同时,位于深圳都市圈的仲恺高新区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快速推进:仲恺大道沿线面貌焕然一新,以赣深高铁仲恺站为中心辐射的道路建设如火如荼……
 

  活力,是城市美好的生命力。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着力构建顺畅、安全、生态的交通体系;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花园品质城市。
 

  当前,比学赶超正如火如荼展开,仲恺高新区该如何向对标对象——苏州高新区学习,全面激发城市活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比学赶超观察团”分析对比了苏州高新区在营商环境、城市品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为仲恺高新区加快建成“活力仲恺”提供有益参考。
 

  比
 

  比什么
 

  政务服务高效便捷,广度深度有待提升
 

  2021年上半年,在陈江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全区通办”服务专窗,王先生通过“全区通办”申请方式,办理了位于沥林镇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注销登记业务,全程仅用了15分钟时间。“我家住在陈江,在沥林开了一间餐饮店,以前都要到沥林镇去办理个体户业务,现在在任一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都可以办理,既方便又快捷。”王先生说。
 

  近年来,仲恺高新区不断探索让群众办事更省心、更省事的新模式,持续升级服务,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有温度:
 

  ——“全区通办”“跨域通办”“全市通办”三管齐下,异地办事出实效。该区将36个服务事项纳入“全区通办”服务范围;梳理出9个部门156个事项纳入“跨域通办”,涉及企业设立登记、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等高频事项,目前已与深圳罗湖、珠海横琴等9个地区开启“跨域通办”政务服务;共有469个事项纳入“全市通办”目录,涉及企业开办、工程建设、社会事务等类别。
 

  ——建设帮办代办团队,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成立由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业务骨干组成的重点项目政务服务队,为重点项目企业提供全链条、保姆式、个性化精准服务;将导办中心改造为“惠帮办”专窗,为企业群众提供无偿代办服务。
 

  ——推出“智惠批”及“一件事”主题服务,提升办事便利度和智能化水平。目前,推出了25件“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
 

  “虽然我们区异地办事、帮办代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比先进高新区,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仲恺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吴宇翔介绍,一是异地通办范围不够广,群众知晓率低;二是帮办代办及上门服务对象主要为该区重点项目企业,服务范围有待拓展。
 

  以异地通办服务为例,2021年4月,由苏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牵头,沪苏浙皖四地举行“跨省通办”线上启动仪式,苏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与上海杨浦区大数据中心、浙江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安徽亳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共同签署《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开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新篇章。目前,四地就梳理事项清单、明确业务标准、制定办理流程、设置通办窗口、建立授权信任机制、畅通邮政寄递渠道6个方面确定了合作内容,围绕市场监管、社保、医疗、档案查询等重点领域,已形成首批72项通办事项清单。
 

  2021年4月,苏锡常三地高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共建启动仪式举行。苏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无锡高新区(新吴区)行政审批局和常州高新区(新北区)行政审批局建立三地政务服务“朋友圈”,探索联盟合作共建机制,推动苏锡常三地政务服务一体化共建、共享、共赢。
 

  “对比苏州高新区,从跨域范围来说,苏州高新区已经实现了跨省,而我们主要集中在大湾区,范围比我们更广一些。”吴宇翔说。
 

  从帮办代办及上门服务来看,2021年9月,苏州高新区在苏州市范围内率先推出两个“全覆盖”行政审批帮办代办制,即“企业开办、投资建设和民生事务”服务内容的全覆盖和“区、镇(街道)、村(街道)”服务层级的全覆盖,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高效、优质、快捷的行政审批帮办代办服务。为此,苏州高新区组建了一支225人且覆盖区、镇(街道)、村(街道)三级的帮办代办队伍,形成了全区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建成了全区帮办代办服务平台,申请人可通过PC端提出申请,帮办代办窗口可直接线上受理。
 

  相比而言,仲恺高新区虽然有惠帮办服务、贴心服务企业等举措,但在制度体系、人员队伍方面,仍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导致帮办效率、广度不及苏州高新区。
 

  生产性服务业薄弱,产业升级缺乏更有力支撑
 

  不久前,苏州高新区公布了服务业发展数据:2021年上半年,苏州高新区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22.4亿元,同比增长15.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4.2%。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243.11亿元,同比增长15.1%,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7.6%。
 

  对比苏州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是仲恺高新区发展的一大痛点。调研数据显示,仲恺高新区产业层次不高,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缺乏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信息服务等高端环节。去年,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仅占GDP的9.3%。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对工业发展有着重要支撑作用。因此,苏州高新区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苏州高新区在科技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领域营业收入占九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行业总营收比重达78.6%,超过苏州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涌现出一批特色亮点。目前,该区累计集聚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9家,数量位居苏州市第二。
 

  例如,在知识产权方面,引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过100家,获批全国首批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地区;人力资源方面,苏州人力资源产业园集聚全国百强机构21家,获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检验检测方面,与中检集团合作,打造中检集团苏州产业化基地;商务服务方面,以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主导成立控股商业发展公司,整合区内商业载体设计策划、招商运营资源,打造商业领域的国企知名品牌……
 

  “建设一流高新区,必须强化要素保障,要让在仲恺高新区的企业、群众高效便捷地生产生活。”仲恺高新区委书记吴献民说,目前,仲恺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还比较薄弱,认证机构、服务机构、保险机构、检测机构等均未形成气候。
 

  “没有这些第三产业,我们就不能称之为综合性产业园区,而只能是代工厂、车间,总部经济就起不来。”吴献民说,因此,仲恺高新区必须学习苏州高新区的先进经验,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制造业提质增效赋能。
 

  事实上,近年来,仲恺高新区不断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和引进工作。目前,汇聚了TCL云创、紫光展锐、泰一科技、恺信国际等检测及软件信息企业,同时鼓励有基础的企业如九联科技实行主辅分离、专注发展信息业务,初步形成软件信息产业集群。
 

  学
 

  学什么
 

  主打“文化”牌提升城市品质
 

  9月25日,位于苏州高新区的苏州博物馆西馆正式亮相,迎来首批预约参观游客。这是一座矗立在狮子山脚下、苏州市全新的文化地标建筑。其在设计上汇集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体现出文化之间的包容和尊重。
 

  苏州博物馆西馆在呈现姑苏文史、传承江南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开拓视野,引进国内外知名博物馆展览,并立足自身研究力量,策划原创系列展览,力求在新的平台上为观众擘画世界通史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崭新图景。天宝墩汉墓、黑松林三国墓、张家港黄泗浦遗址、太仓樊村泾遗址等精品文物在西馆展出,让人直呼“看不够”!
 

  苏州博物馆西馆的开馆迎客,只是苏州高新区打造高品质城市的一个注脚。近年来,随着苏州高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在高新区扎根工作生活。而丰富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江南文化”的特质,是苏州高新区对人才“虹吸”和长久留用的杀手锏。
 

  2021年初,“苏州高新区文旅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高新区将落实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推动文旅场馆智能化升级、加强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等各项举措,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通过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太湖文化、吴文化等区域文化资源,打造更多文旅融合线路和文化IP;依托辖区龙湖时代天街、永旺梦乐城、绿宝广场等重点商圈,推动淮海街、绣品街等特色街区开展高品质商业街、步行街建设,持续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通过植入深厚、强大的文化元素和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苏州高新区以丰富的“文化”底蕴优势和大力度的投入,持续优化文化设施、娱乐设施、交通配套和景观等,着力提升城市的品质,以进一步吸引各类人才,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动力。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主打江南“文化”牌,提升城市品质。通过持续举办如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夜映狮山”品牌夜市系列活动、“八大特色夜市”文化节、品质商业娱乐购物专区等一系列有影响力和高品质的文化活动,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公园、高水平医院、大中小学校,打造高品质生活工作环境,持续满足在高新区工作就业的各类人才及其家属、子女的就医入学问题。
 

  高新区不能缺文化、少文化、低文化。观察团认为,仲恺高新区拥有廖仲恺、潼湖湿地等文化自然元素,近年来在商贸、医疗、教育等方面投入持续增加,但苏州高新区以“文化”为纽带的城市高品质建设方向,仍值得仲恺高新区学习和借鉴。
 

  一体化高品质综合交通“畅达、高效、绿色”
 

  6月29日,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开通运营仪式在苏州高新区索山桥西站举行。5号线东西向骨干线路全长44.1公里,西起于太湖、东至阳澄湖,连接苏州高新区多个重要交通枢纽站点,通车后对疏导古城交通,加强苏州高新区与其他城区的联系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将极大改善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助力苏州高新区加快“沪苏同城”步伐。
 

  构建畅达的交通路网,是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在过去5年,苏州高新区持续优化交通路网,向“畅达、高效、绿色”的一体化、高品质综合交通发展总目标持续迈进。
 

  根据规划,苏州高新规划形成“三横两纵”快速路网结构:“三横”由北向南依次为昆仑山路—通浒路(8.7公里)、太湖大道—鹿山路—北环路(16.0公里)、苏福路(2.8公里);“两纵”由西向东依次为∶230省道(4.4公里)、312国道—金枫路(16.9公里)。
 

  根据苏州高新区“十四五”规划,苏州高新区将加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强苏州高铁新区站与苏州北站的衔接,积极争取“如通苏湖”城际西线方案获批,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地铁第四期规划建设路线落地,加密西部地区轨道交通网络。加快交通干道建设,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加快构建快速高效的对外交通、畅通快捷的内部交通、人性智能的静态交通,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建设智能化交通系统。
 

  仲恺高新区南靠深圳、香港,西接东莞、广州,占据深圳东进走廊黄金区位,属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核心区域。观察团认为,尽管近年来仲恺高新区持续加大投入,改善交通环境,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离内优外畅的目标还有差距。苏州高新区珠玉在前,仲恺高新区可学习苏州内外交通的优化、联络经验,打造一流的交通体系。
 

  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9月4日,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务示范案例颁奖典礼上,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的“深化技术贸易服务,打造技术进出口数字化服务平台”获评“中国服务实践案例”。而位于苏州高新区的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是江苏省唯一一家获评单位。
 

  据媒体报道,去年“技术进出口备案”综合服务正式入驻江苏国知中心。同年9月,以“技术进出口不见面备案”为核心的“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一站式服务”获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业态创新示范案例”。今年,苏州高新区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积极搭建“技术进出口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技术与知识产权贸易一站式服务、技术进出口数据研究、跨境技术与知识产权转移运营、技术转移金融服务四大功能。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技术进出口企业与相关部门提供跨境技术与知识产权交易服务。
 

  这是苏州高新区生产性服务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坚持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不断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发展,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苏州高新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今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243.1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7.6%;“两业”融合不断深入,1~8月完成“智改数转”项目493个,数量位居苏州市第二;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引进中软国际、浪潮集团、翼鸥教育等多个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项目。
 

  仲恺高新区提出抢抓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学习借鉴苏州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推动主导产业进入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不断做大新兴产业集群堆头,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这其中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观察团认为,仲恺高新区应深入研究苏州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加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赶
 

  怎么赶
 

  “组合拳式”改革,打造高效优质营商环境 苏州高新区和仲恺高新区都是国家级高新区,推进项目建设成为两个高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苏州高新区共安排省重大项目2个、市重点项目37个、区重点项目151个。截至目前,37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0.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7%,高于时序进度30.3个百分点。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背后,是服务保障措施的持续优化、完善。今年1月,苏州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启用,在江苏省率先打造“审批+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该中心对近200个行政审批流程和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间压缩85%。由此,苏州高新区让“拿地即开工”成为“新常态”,多方联动,多线并联,预审先行,助力企业极大地压缩了审批周期。
 

  同样如此,仲恺高新区也深知高效、便捷服务对项目建设的关键作用。为此,该区协调建立了“净地交付”工作联动机制,成立“净地交付”专班,着力解决“净地不净”“配套滞后”等严重影响项目快速落地建设速度的突出问题,保障企业无障碍进场;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推动工业项目“全流程预审”和报建审批“容缺受理”,创新实施“临时施工复函”、“取消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等措施,推动项目审批效率大幅提高;创新建立“拿地动竣工”工作专班,通过“挂图作战”、提前约谈、跟踪指导等方式,按节点推动项目完成动工前勘察、设计、报审和进场准备工作,推动工业项目拿地2个月内动工建设、部分项目“拿地即动工”。
 

  据统计,今年以来,仲恺高新区新动工项目48宗,动工项目从摘牌到动工平均为4.05个月(去年为4.17个月),而从净地交付至动工缩短为平均2.5个月。其中,福来宝、华阳通用等项目实现当月拿地当月动工。
 

  对标苏州高新区,仲恺高新区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拟建设以住建政务一体化管理为目标的政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推行审批端口前移,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审批临时办公室对能够即时审批的业务实现“即来即批”。同时,对产业项目实施“信用快审”容缺承诺制、“零条件预审”和“工业项目临时施工复函”等“组合拳式”改革,实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我们将实施‘组合拳式’改革,打造高效优质营商环境。”仲恺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区还将不断优化升级仲恺首席服务官管理平台、完善重点项目工作专班等服务制度建设,充分利用平台在政策推送、动态发布、服务申请、问题受理、信息统计、监督管理等方面功能优势,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常态化、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加强首席服务官工作效能监察督办,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进一步提高企业服务效率。
 

  打造深莞惠“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平坦笔直的仲恺大道随着两侧绿化带后退30米,让道路显得更加开阔,翠绿的草坪和吐艳的时花搭配相得益彰……仲恺大道的旧貌换新颜,是仲恺高新区加速提升交通道路品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仲恺高新区先后打通四环南路、联发大道、西坑路、华星大道等交通大动脉,赣深高铁仲恺站配套设施今年底即将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又一条连接深圳的快速交通干线即将开通。
 

  然而,由于仲恺高新区前期着力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欠账较多,规划的“一环八射”快速路网和“五横五纵”路网,部分项目仍在建设阶段,内部交通联系不紧密、不畅顺的短板凸显,导致辖区内部分路段仍有断头路未打通。
 

  “随着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深惠城际等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建成、规划,仲恺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扩大。”仲恺高新区公用事业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将把握机遇,积极对接“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加快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加速构建大交通体系。围绕“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强力推进“一环八射”快速路网和“五横五纵”区内骨干路网建设,重点推进站前大道、华星大道、康侨大道、联发大道、沥林大道等项目建设,加快实现从“丰”到“满”的大好交通局面,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同时,充分发挥赣深高铁仲恺站、莞惠城轨沥林站、陈江南站、惠环站的辐射功能,完善周边配套市政设施,实施以赣深高铁仲恺站为中心辐射道路美化亮化风貌管控工程,打造深莞惠“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方面,该负责人表示,该区将认真贯彻“从道路到街道,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从“主要重视机动车道通行”向“全面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转变,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道空间管控”转变,从“工程设计”向“整体空间环境设计”转变,从强调“交通功能”向“促进城市街区发展”转变。通过街道空间无边界设置、设施空间整合、友好街道空间设置、海绵城市铺装及特色铺装、沿街建筑立面整治等,打造精品示范街道,全面提升仲恺高新区的城市形象及城市品质。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健康仲恺”战略
 

  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人。尤其是对于仲恺高新区而言,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要更加强烈。要留住人才,没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显然是不现实的。近年来,仲恺高新区大力推进教育、医疗、人力资源等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软实力”。
 

  据统计,2010年~2020年期间,仲恺高新区共完成31所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新增约3.2万个学位,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去年6月1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仲恺院区正式开业启用,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76万平方米,总投入约8亿元,使全区有了首家三甲医院。
 

  尽管仲恺高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对比苏州高新区,差距仍然不小。今年,苏州高新区提出,加速推进区域教育整体水平向“优质均衡”迈进,五年内新建、改扩建学校45所,新增学位61830个,2022年普通高中入学比例达到70%。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加快完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扩大养老资源多元供给,形成“十分钟文化体育圈”。
 

  观察团发现,仲恺高新区目前优质高端教育资源不足,教育体系不完善,公共医疗卫生设施不完善,医疗服务供给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市政公园、图书馆、文化馆等文体基础设施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我们将认真学习苏州高新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经验,增加基础教育容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协调幼小初高发展,均衡教育资源布局。”仲恺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五年,仲恺高新区将力争新建、改扩建17个中小学校,提供24030个学位,实现中小学公办学校学位数量占比超过95%以上,在更高标准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同时,仲恺高新区正大力实施“健康仲恺”战略,力争用5年时间,推动仲恺区域内有高地、有特色、有保障的完整医疗服务体系格局的建立。形成区级以“高端综合+特色专科+公共卫生”为主的“三院一中心”格局(市中心人民医院仲恺院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疾控中心),镇级以“补短板+保基本+创优质”为主的“五院两中心”(陈江医院、惠环医院、沥林卫生院、潼侨卫生院、潼湖卫生院、东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格局,村级以便民利民为主的38家村卫生站数字化诊疗、医保报销全覆盖,民营以中信医院为代表的高端互补为辅,基本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一流医疗健康服务”的目标。
 

  “我们还深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水平、增强兜底功能。”该负责人表示,该区正构建“1+8+54”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在辖区54个村(社区)建设社工服务站点,实现社工服务全覆盖,形成兜底保障到位、社工服务有效补充、政府实时监督管控的局面,让困难群体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力争2022年完成1个区级社工站、5个镇级社工站、8个服务片区、54个村(社区)社工服务站点的建设。
 

  超
 

  如何超
 

  拉长高端制造业产业链,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比重
 

  仲恺高新区多数产业领域依旧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迫切需要抢抓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推动主导产业进入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此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梁乃锋表示,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有利于支撑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也是推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
 

  就在上月,苏州高新区再次获评苏州市2020年度生产性服务业综合评价优秀地区。苏州高新区提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布局,加快导入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优质资源,全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张和质态提升,到2023年集聚市级以上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超过20家,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服务业集聚区8家,实现重点优势产业营收年均增长12%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0%。
 

  梳理苏州高新区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基本上是经历了“以城引产——以产引人——以人兴城”发展历程:先以产业带动人流的聚集,通过政府提供优惠的人才政策,逐步吸引一流人才,同时完善商业和居住配套,出台系列针对商贸产业的优惠政策,如针对商贸业,共享办公服务运营商给予三年运营补贴;年新增营业收入达到500万~2000万元的高端商务服务机构分别给予10万~30万元奖励,促使产城升级,逐步吸引一批高端服务业,满足区内人才与企业的需求。
 

  观察团发现,在助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仲恺高新区正在发力。目前,结合仲恺大道沿线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仲恺高新区已请专业机构对沿线片区做了总体商业规划,将以城市品质提升为契机,发展以先进制造为核心的科技产业、以金融服务为主导的特色金融产业,重点打造新的高端商贸核心和以智力密集型为主的高端服务业。
 

  观察团认为,借鉴苏州高新区发展经验,结合仲恺高新区实际,仲恺高新区要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全面对接深圳都市圈优质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资源,引进一批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等优质企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梁乃锋建议,仲恺高新区可由政府主导搭好平台,推动在重点产业园区划定空间,集中建立一批以生产性服务企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公共服务中心,在产业园区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闭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缩减生产性服务企业入驻的审批流程,特别是要加速引进一批对地区主导产业能够形成有效支撑的检测、设计、评估、贸易服务等机构进驻,以此加速产业资源的进一步集聚和推动产业升级。
 

  以“一图统管”打造“四新”智慧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
 

  观察团认为,仲恺高新区在城市管理中,面临人少事多的困境,意欲借助智慧手段,在城市管理中实现突破。因此,在学习苏州高新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仲恺高新区借助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结合打造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将高标准建设无线通信网网络、5G网络、光纤宽带网、窄带物联网、智慧杆等信息基础设施,以“一图统管”的理念,打破部门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共用,搭建“仲恺慧瞳视频资源汇聚平台”,实现在打造“智慧城市”方面赶超苏州高新区。
 

  “通过这个全区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可实现施工安全的实时监管。”在仲恺高新区科融创业大厦15楼的办公室内,该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高绿化介绍说,依托全区“地上地下一张网”的建设管理模式,仲恺高新区将政府单位、医院、学校、园区、镇街、村居等部门建设的视频数据资源进行汇聚,打造全区视频“一张图”,实现全区视频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该区城市管理能力。
 

  同时,仲恺高新区持续加强智慧排水信息化平台及系统建设,构建污水全流程实时监控管理平台;大力推进智慧环卫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强化城乡环卫管理市场化监管考评,全面提升城乡环卫管理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智慧城管与应急等多部门多应用联动管理平台,探索5G+政务应用,以智慧城市建设引领信息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让城市在“智慧”的加持中活力倍增。
 

  观察团建议,仲恺高新区要将“智慧城市”作为建设“数字仲恺”的核心载体,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系统做好建设智慧城市的全区性规划和重点项目库,建立对各项智慧城市工程统筹管理推动的常态机制。要重点建设更加安全开放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高标准建设5G网络和千兆光网、政务上云,加强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能力,探索建立区域级的区块链设施服务。要不断夯实数据库的构建和管理工作,促进信息共享,破除“信息孤岛”。
 

  仲恺高新区科创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仲恺高新区将充分利用城市品质提升机遇,增强智慧公共服务能力,聚焦企业和群众所急所需,优先做强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构建“一条链”、多场景的应用服务。
 

  “我们必须坚持产业立区、产业强区,一个有足够活力的高新区,才能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吴献民表示,该区将加大改革创新,建立更适应企业落户、生产的体制机制,持续完善要素保障推进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奋力建设成为更加富裕、更加美丽、更加平安、更加幸福的国家一流高新区。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曾兴华 张旭华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林丽娟 杨敬贺 魏怡兰 袁畅 谢宝树 邱舒婷
 

  摄影/摄像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李苗哈鹏
 

  专家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梁乃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