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陈江街道和村委的牵挂和帮助,现在村道的路灯亮起来了,再也不用摸黑回家了。”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东江村东楼村小组的村民高兴地说。
据了解,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广东省第三批古村落东楼村小组,其公共基础设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不够协调,最直观的一项就是路灯不足。每当夜幕降临,部分村道仅靠遥在天边的月亮星星远程“点灯”,给夜间出行或下班的村民带来很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针对东楼村村民反映的“因路灯不足、夜行难”问题,陈江街道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仲恺高新区公用事业办公室充分沟通协调后,经过两个月的安装和半个月的试调后,在东楼村民小组约4公里的村道上安装的30盏太阳能路灯终于如愿亮起来了。
路灯亮了,村民笑了。一盏盏路灯,既是照亮了村民夜行路,也是陈江街道在“学党史、办实事”的又一体现。(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杨敬贺 魏怡兰 林丽娟 通讯员陈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