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老战士念着的文体楼终于建起来了
2023-11-29 16:54:00 稿源:仲恺文明网


  最近,仲恺高新区沥林镇泮沥村河背村民小组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村里,盖起了一栋文体楼。
 

  河背村文体楼高三层,建筑面积470平方米。功能上,文体楼集办公、集会、娱乐和科普等于一身,可谓“五脏俱全”;外观上,大玻璃窗配上高档的花岗岩,很是气派……
 

  关于河背村文体楼,大家都知道的是,这栋楼是由村里的乡贤、“中国好人”广东省桥胜集团董事长陈桥顿及其夫人朱素芸共同捐资260多万元建成。
 

  大家不知道的是,这栋楼建成的背后,是几名老战士心心念念的期盼,以及陈桥顿跨越半个世纪对这份期盼的回应。
 

  跨越半个世纪的心愿
 

  铁皮房变成了高标准文体楼
 

  河背村以前没有文体楼,承担相应功能的只有一间简易铁皮房。河背村民小组共有70户173名村民,平日里村里选举投票、重大决策都在简易铁皮房里进行。而建一间文体室,则是村民们一直以来的期盼。
 

  “1993年,在进行村庄规划时,现在文体楼所在的位置就是特地留出来盖文体室的。”河背村民小组长温凯航说。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最终只是盖上了一间铁皮房。刚开始也能凑合用,但时间长了,铁皮腐蚀生锈、墙体漏水,于是“想要一间文体室”的念头在村民心中愈发强烈。
 


文体楼图书室。

 

  作为乡贤,每年重大节日,陈桥顿夫妇都会宴请村中老人,倡导孝老爱亲之风。2020年,夫妇二人宴请村中老人时注意到了铁皮房的“窘迫”,在向村民小组了解情况后,决定为村民们盖上一间文体室。
 

  对于文体室的建设,陈桥顿毫不吝啬。
 

  从最开始只建一间文体室到敲定三层规模的文体楼、从最开始预算的150多万元到后期不断追加到260余万元……设计方案改了又改。最终,河背村文体楼于2022年8月3日开工建设,并于2023年8月9日竣工。
 

  谁也不知道,建好这栋楼,还是陈桥顿年少时的一个心愿。
 

  “那是1970年,当年的我17岁。”陈桥顿说。那时,村里“流行跳舞”。好几次,大家“跳舞”的时候,突遇大雨,东江纵队老战士温家辉,抗美援朝老兵张东年、邱石稳,民兵排长陈石桂、温月德等一批人跑到屋檐下躲雨。大家一边擦着头上身上的雨水,一边感叹:“要是村里能有一间文化室就好了,可遮太阳又能避雨还能挡风避寒。桥顿,我们这代人就没能力做这件事了,以后就靠你们这代人了。”
 

  在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老战士们无意中说出的这句话,陈桥顿却听在耳里记在心中:“以后我有能力了,一定要给村里盖一间文化室。”
 

  一句内心的承诺,跨越半个世纪终于实现——河背村文体楼终于建起来了。
 

  传承红色精神
 

  用一栋楼讲述河背村红色故事
 

  硬件建起来后,如何对村民进行精神上的引导,陈桥顿也没少花心思。
 

  “我们河背村是一个革命老区,但是以前的红色故事没有人去梳理、去传承,现在的孩子们不是很清楚,这让人十分痛心。”陈桥顿讲了一个故事。早些年,他去村里的小学,问孩子们“什么是牺牲”,天真的孩子们讲不清楚,只回答说“死去的人就是牺牲了”。这样的情景,让他深深反思——“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还不够,远远不够”。
 


4米高的黄蜡石摆在河背村村口,上书“革命老区河背村”。

 

  实际上,河背村是有很多红色故事的,小时候陈桥顿经常能够从父辈口中得知。“故事发生在1942年,那一年日军抓壮丁,拿着枪胁迫不少民众担任运输员,从大亚湾挑盐巴、粮食送到广州。”陈桥顿说。当时,侵华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东江下游各县相继沦陷。惠州军民同仇敌忾,和日军英勇抗战。陈桥顿的父亲陈石桂和温家辉、张东年、邱石稳一起,在运输队伍途经河背村时,趁日军押送人员睡觉的工夫,将日军的枪偷藏在水田里,随后偷偷溜走,解救了不少运输人员。醒来后的日军怒不可遏,派来飞机对河背村进行了轰炸。
 

  “文体楼后面有块地,直接被炸成了一个水塘,上个世纪90年代,还挖出来不少弹片。”陈桥顿说,这些红色故事,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能够让后辈汲取精神力量的。为了让村民重视红色教育,陈桥顿在盖好文体楼后,花钱买来了一块4米高的黄蜡石摆在河背村村口,上书“革命老区河背村”。
 

  “传扬红色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传承红色文化 振兴革命老区”……走进河背村文体楼,一股红色文化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我是一名退伍军人,看到这些画像和字特别亲切,这对宣扬我们革命老区也是有帮助的。”村民温碧冬告诉记者,他的女儿年仅3岁,每次走进文体楼都会缠着他,要他讲抗战的故事。
 

  河背村的文体楼建起来后,陈桥顿想要举办一个简单的启用仪式。“我想告诉更多的人,河背村是一个革命老区,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红色文化的挖掘,讲好我们河背的红色故事。”
 

  助力“百千万工程”
 

  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在一楼的茶台处,河背村的老少聚在一起,饮茶聊天共话村里发展;旁边的图书室内,孩子们正聚精会神看书;二楼的会议室也没闲着,被写作业的娃们“征用”了;三楼的乒乓球室,正在你来我往激烈“决斗”中……
 

  虽然建成仅仅几个月,河背村文体楼却已然成为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每天吃过晚饭,附近的村民都会到这里来运动、打球、看书,或者只是放松身心坐下来唠唠嗑,全村老少,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
 

  村民张运桂喜欢散步,在文体楼建设过程中他便没事就过来看看,关心一下工程进度。建好了之后,他更是这里的常客。“平时我们都聚在别人家聊天,有时候也怕打扰别人。盖了文体楼后,我想几点来就几点来。”张运桂告诉记者,现在的文体楼,就是大家的“情感交流所”,有事没事大家都默契地往这里走。“一个村民小组能有这么大栋文体楼,那么宽那么漂亮,心里很有幸福感。”
 


村民在文体楼打乒乓球。

 

  文体楼的建成也改变了村民温碧冬的生活习惯。“我以前不爱运动,因为村里没有运动场所,要跑去别的村,又觉得有些麻烦。”温碧冬说,现在村里一下“冒”出了很多乒乓球高手,只要有空,他都会到文体楼玩上几局,日子像是多了一个“寄托”,“文体楼让村里更有生活气息了。”
 

  “河背村文体楼很高大上,村民小组有这么气派的一栋楼,在整个仲恺都是很少见的。”沥林镇泮沥村妇联副主席邓细清说。文体楼的建成,不仅让村民茶余饭后有了好去处,“办好事”有了好地方,更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让整个村民小组更有凝聚力,为“百千万工程”助力。她透露,目前,泮沥村正在和沥林镇文化站对接,希望能够争取到镇的支持,进一步充实河背村文体楼的图书室。
 

  河背村文体楼成为了村里的“打卡点”,捐赠人陈桥顿的名字自然最常挂在了村民的嘴边。
 

  “陈桥顿自己过得好,也没有忘记村里,他是我们村民学习的榜样。”张运桂告诉记者,作为本村村民,他对陈桥顿十分了解。陈桥顿不仅拥军优属、扶贫济困,还情系家乡,支持泮沥村的新农村建设。
 

  积极回馈社会
 

  30多年累计捐赠300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改革开放给陈桥顿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他于1985年开始创业,于1993年组建广东省桥胜集团有限公司。在他的带领下,桥胜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提升,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财富就像肥料,播撒出去才更有意义。”自己富裕了,陈桥顿就开始积极回馈社会。30多年来,他累计向社会捐款3000多万元。对于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沥林镇的建设,陈桥顿更是不遗余力。
 

  1988年,陈桥顿就出资将破旧的沥林镇泮沥小学修缮一新。每年重大节日,陈桥顿还会到沥林镇敬老院慰问老人,为院里60多位老人每人每月送上水果费。同年,陈桥顿出资在家乡沥林镇泮沥村举办了农民运动会,丰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前,一到了农闲时分,村民就显得无所事事,因为醉酒而引发的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陈桥顿说,为了引导村民健康生活,村里不定时举办篮球赛、乒乓球赛,没事就一起打打球。时间久了,村里喝酒打架的现象少了,一些村民之间的矛盾也在球场上化解于无形,当地民风悄然发生了变化。从1988年开始,村民运动会在陈桥顿的支持下连续举办了32届。
 

  “当初我就承诺,只要我的企业能办下去,水果费我就会一直给下去,运动会我会一直办下去。”陈桥顿说。35年过去了,20元的水果费变成30元、50元,敬老院里的老人们一直享受着这样的照顾。
 

  80年代末,陈桥顿听闻村里的泮沥小学办学存在困难,孩子没钱上学,老师工资也低。那时他的生意才刚起步,手里的钱也不多,却在1988年毅然设立“桥胜奖教助学基金”,帮助困难师生。“只要企业不倒闭,我就会一直资助下去。”至今,陈桥顿连续35年为泮沥小学资助教助学金。多年来,他还在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内蒙古、四川、河南等地资助了100多名学子,并在广西柳城捐资修建小学,捐资给惠州各地学校,捐款修桥筑路,捐赠物资到全国各地灾区等。
 

  在关心家乡建设的同时,陈桥顿还高度重视拥军优属工作。1993年,陈桥顿的企业正式成为军民共建单位。每年的建军节、国庆节、春节,陈桥顿都组织人员到驻军部队慰问、联欢,并出资400多万元帮助部队解决了许多训练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
 

  2004年初,他更是通过沥林镇政府向全镇民营企业主发出倡议,号召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主自愿与军烈属结成“拥军优属联系户”,采取“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助力帮扶的军烈属脱贫致富。
 


文体楼建成前是一间铁皮房。

 


建成投用的文体楼。

 

  村民张俊杰说,河背村文体楼盖起来了,河背村的革命精神也将一代代传承下去,陈桥顿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引导和激励村里的年轻人,“我们都会向他学习。”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朱金赞 黄鑫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