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大道宽阔笔直、高楼大厦星罗棋布、园区厂房排列有序、公园绿地相映成趣……近年来,惠环街道作为全市千亿镇街排头兵,锚定建成产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定位,坚持产业立街,在“百千万工程”新赛道上发力抢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在这块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惠环人正砥砺前行,不断创造奇迹,实现跃升。
惠环街道形成智能终端、能源电子和汽车电子为主导的三大产业集群。
兴产业
经济规模不断增强,拥有超亿元企业77家
今年7月,权威研究机构发布了备受瞩目的“2024活力街道500强”榜单。惠环街道从8343个街道中脱颖而出,位列第329名,充分展现了它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的活力和潜力。
惠环上榜500强,绝非偶然,过去十年间,它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8年,惠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成为惠州市千亿级经济规模的镇域经济体。到2023年,惠环街道的GDP实现383亿元,十年间年均增长率约为7%,助力仲恺高新区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成功跻身于“千亿高新区”的行列。
目前,惠环街道拥有超亿元企业77家,上市企业7家,依靠TCL、亿纬锂能和德赛西威等领军企业,已形成智能终端、能源电子和汽车电子为主导的三大产业集群。它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均位列于全区第一;还拥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1家。国内工业级无人机领域领先企业泰一科技,正在辖区内建设全国首个低空行业数据空间、省内最大的无人机运营指挥调度中心。LG、索尼、海格、罗格朗等外资企业的加入,极大促进了惠环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显著提升经济活力。
为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惠环主动出击,引进艾瑞克斯、百财智谷两大产业平台项目,实现研发、孵化、制造一体化,实现年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推动锦好医疗、博实结等三家企业顺利上市;推动本土企业三协精密、冠展、亿纬锂能西坑厂在辖区增加投资,在“家门口”实现增资扩产;推动低效园区优化提升,激发经济发展新引擎。
住在西坑村,出门就是公园绿地。
美环境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和美乡村宜居宜业
“家门口就是公园,环境真的好。很多人平时都会出来散散步,锻炼身体!”说起家乡的变化,身处其中的村民最有发言权。
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惠环街道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西坑村的变化尤为突出:环西坑村约3公里绿道周边环境得到美化,全村建成56个“四小园”、2个“口袋公园”和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西坑公园,“见缝插绿”新增植树1000余棵,围绕西坑公园与西坑河进一步完善文化长廊和河畔清风路……一幅秀美村居画卷正在绿水青山中徐徐展开。
为了守护这片美景,惠环街道明确网格划分管护区域,将每条路段、每个地块、每户庭院内外的绿化管护责任细化到点,配备专门管护区域责任人,确保将绿化管护工作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街道将乡村绿化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紧密结合,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激发村民投身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大家自觉实施垃圾分类、打扫房前屋后,装饰“小家”,美化“大家”,助力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合力推进绿美惠环生态建设。这一切,让诗与远方有了具体的模样。
今年夏天,惠环街道联合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突击队开展“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活动。队员们结合二十四节气、美丽庭院、高新科技等三大主题对平南村的村居墙面进行美化,乡村瞬间变得靓丽起来。“顺顺荔荔”“榴榴大顺”“心想事橙”……这些融合寓意吉祥的图画,不仅饱含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来拍照打卡,形成了特别的乡村文化特色。
自开展“百千万工程”以来,惠环街道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促民生
聚焦关爱“一老一小”,切实做好民生文章
产业做强了,环境变好了,“一老一小”更要得到细心照顾。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开设长者饭堂、免费安装“关爱铃”、进行入户走访,开展适老化改造……惠环街道积极探索为老服务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整合资源、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确保“空巢、孤寡、独居”等“三类老人”的安全问题。正在装修的惠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日后可以提供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服务,这将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减轻家庭负担,有利于构建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
教育事关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惠环街道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到工作中,积极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
近五年,惠环街道新建和扩建学校9所,新增学位1.3万个。如惠州市第一中学仲恺校区、第六中学、平南小学等学校,都是按照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的,配齐图书馆、室内游泳馆、室内运动场、足球场、200米塑胶跑道等硬件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边不仅学校环境好,政策也不错,孩子不用在老家当留守儿童了!”外来务工人员小邱此前一直为孩子入学问题担忧,了解到相关政策后,她一下子安了心。惠环街道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积分入学的阳光招生机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要提供相关材料,即可凭积分入读学区内的公办学校。小举措彰显大情怀。目前,惠环街道在校学生中,六成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抓党建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解民忧有力度有温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基层政府亟需提高自身治理能力。惠环街道坚持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先后探索打造“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推动“先锋小区”工作,旨在通过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为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级党组织党员走进社区、学校、养老院等地“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将“党建+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大局。这是今年8月以来,惠环街道开展的“先锋出发·情暖万家”党员亮身份见行动主题活动。这不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为解决复杂社会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
在实践中,惠环街道注重倾听民声,如斜下社区设立的“先锋小区”协商议事平台,成为了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同时通过“六必六微”工作法、“163”治理模式、社区“合伙人”等创新工作法,以六大服务平台,实现了党建、治理与服务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速响应、零距离、全覆盖的服务体系,让居民感受到治理的温度与力度。
此外,惠新社区的“365+N”城市治理新模式,通过构建三级纵轴体系,整合社会各界力量,不仅拓宽了参与渠道,还激发了社区治理的活力与创造力。从“百名党员联千户”的党群结对共建,到“百福文化润心田”的文化滋养,每一项举措都是对“服务群众365天不打烊”承诺的生动践行,展现了基层治理的新气象、新作为。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钟玮 魏怡兰 通讯员李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