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东江科技园打出基层治理组合拳
2024-12-13 09:45:07 稿源:仲恺文明网


  民生无小事,冷暖见担当。解决好群众和企业的“急难愁盼”,是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关键。
 

  近年来,仲恺东江科技园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园区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立足解决园区治理“面积大、人口多、事务杂、矛盾多”等难点痛点,积极直面问题,回应各类矛盾,通过“网格化”管理、联建共治、接诉即办等举措精准发力,不断延伸基层治理“触角”,破解居民和企业遇到的“疑难杂症”,推进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切实做到“群众有所呼,园区有所应”,全力推进打造科产城人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专业园区标杆。
 

  网格赋能
 

  基层治理网格化信息化精准化高效化
 

  “公园噪声超标了,请网格员即刻前往处理。”近日,东江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在监控电子大屏时发现公园区域噪声水平达到了红色超标警示状态,便立即把情况通知给辖区网格员小李。小李前往了解发现是跳广场舞音量过大,于是马上上前劝导群众将音量调低。作为网格员,小李每天都要到自己负责的网格内巡查走访,工作内容涵盖平安法治宣传、基础信息核查、问题隐患排查及社会治安巡查等多个方面。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破题之钥”。为解决园区治理单元过大、为民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东江科技园发挥基层党建“轴心”作用,不断推进网格精准划分,用一张“网”覆盖辖区万象、覆盖百姓民生,用众多“格”夯实社区治理,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
 


东江科技园整合各方资源,筑牢基层社会治理“防火墙”。

 

  这张“网”以园区党委为核心,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一个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治理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园区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社会治理模式,按照“统筹融合、科技支撑、协调联动、实体成效”的原则,对现有综治中心进行改造和提升,并全面建成综合指挥调度中心,为园区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指挥调度能力。
 

  园区企业、小区、工地和学校被划分为36个网格组,每个网格都有一位专职的网格员守护,其中党员占比近40%。他们穿梭在园区的每一个角落,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真心收集着每一份社情民意,就像园区的“眼睛”和“耳朵”,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今年以来,网格员上报的事件总数达4224宗,涉及劳资纠纷、消防排查、简易事件等多个方面,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
 

  信息化建设为这张“网”插上了翅膀。园区综治中心配备了先进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视频通讯系统,雪亮工程综治分平台让视频监控覆盖园区的每一个角落,更以技术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让信息流动起来,让治理更加高效。“我们充分利用‘粤平安’‘市域治理’工作平台录入网格工作信息,指导并督促网格员结合禁毒排查行动、安全生产、消防隐患排查等方面进行排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通,更好整合各方力量,集中力量解决社会问题。”东江应急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同时,东兴派出所扎实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园区重点治安区域、案件高发区域巡逻防控,进一步提高街面见警率,织密社会面巡逻“防控网”。大力开展维护社会治安、强化道路交通整治、K歌沐足行业场所整治、防范打击涉未成年人犯罪及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专项行动等工作。不断完善群防群治机制,坚持“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积极调动并充分发挥保安人员、志愿者、协警等多方力量的联动效能,构建一套问题快速分类响应、重难点问题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的高效工作体系。
 

  一张“网”,覆盖民生大事小情;众多“格”,消除管理服务死角盲区。在东江科技园,这张“网”已融入园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园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了基层治理的精准化和高效化,为园区的和谐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接诉即办
 

  “问题清单”变“满意答卷”
 

  “您对我们的处理结果满意吗?”“满意,满意!”近日,东江科技园社会事务办党员邱俊强办理完群众“热线工单”后及时向诉求人反馈,努力将“热线工单”变成“满意清单”。
 

  5月初,东江科技园东新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一小区一名6岁儿童患有孤独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深感担忧。收到家长的求助后,东新社区居委会立即行动起来,与东江科技园公共事业服务中心紧密合作,第一时间与惠州市特殊学校取得了联系。经过多方沟通与协调,这个小孩收到了市特殊学校的入学通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持续关注这个孩子的成长,随时准备为他提供必要的帮助。
 

  这是东江科技园以清单式“接诉即办”机制高效运行的一个生动案例。今年以来,为及时高效办理群众投诉、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东江科技园把“接诉即办”服务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在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加强监督考核等方面下足功夫,跑出了为民解忧的“加速度”。
 

  通过深入走访,以及组织党员干部进企业、进小区开展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园区广泛收集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园区还建立了每日涉稳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编发社情民意信息,形成重点民生诉求清单,并明确责任部门、解决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每个民生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据统计,今年以来,东江科技园已成功解决群众难题、化解群众诉求300余宗,赢得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
 

  东江科技园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将更多“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答卷”。
 

  望闻问切
 

  小事不出企业 大事不出园区
 

  “公司突然要倒闭,工资还没发,我们该怎么办?”9月以来,东江科技园陆续接到涉及A公司和B公司的合同纠纷以及欠薪案件线索。经调查了解,A公司因业务转型升级需要,决定终止与B公司的合作关系,这一变动导致B公司陷入停产倒闭的困境,影响了员工工资的发放。
 

  面对这一复杂的劳资纠纷,东江科技园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安排相关部门立即介入调查。“请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已经联系企业核实情况,一定帮助你们解决问题。”在工人们焦急等待的同时,园区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耐心安抚工人情绪,同时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约谈A公司和B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深入了解实际情况。
 

  经过多轮沟通与协调,园区建议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合同纠纷,并积极协调B公司筹措资金,以确保员工工资和遣散费用得到及时支付。在园区的积极斡旋下,10月中旬,B公司顺利结清了所有员工的工资及相关费用,与A公司的合同纠纷也通过法律途径得到了妥善处理,有效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升级和扩大。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今年以来,东江科技园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紧盯重点环节和领域,巧用“望、闻、问、切”矛盾调解法,构建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前端抓源头预防、访前化解,中端抓规范办理、联动化解,末端抓监督问责、依法处理的三个环节化解链条,串点成线,全力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9件,切实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为进一步优化园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园区党委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在仲恺高新区党工委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于10月18日在园区正式设立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分庭,“以往这种劳资纠纷,需要到区里,现在只需在园区这边提交资料,就可以组织人员开庭了。”东江科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举措为职工群众提供了一个公正、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平台,让企业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仲裁法律服务,实现了“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园区”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提升了园区的法治化水平,为东江科技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法治动力和党建活力。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东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