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城运(惠州)未来产业孵化器开园
2024-12-25 14:30:11 稿源:仲恺文明网


  中铁城运(惠州)未来产业孵化器开园12月18日,仲恺高新区首个未来产业孵化器——中铁城运(惠州)未来产业孵化器在群益产业园开园。该项目由仲恺高新区联合中铁置业集团、中科先进、杭州明威创投等共同打造,致力于凝聚央企资本、科研院所研发资源,围绕仲恺高新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能源、高清显示等主要产业领域,引育优质科技企业,力争在3年内将其打造为国家级孵化器,5年内打造成惠州首个国家卓越级未来产业孵化器。
 

  联合院所打造卓越级孵化器
 

  中铁城运(惠州)未来产业孵化器是响应国家未来产业发展战略,由仲恺高新区瞄准国家卓越级孵化器定位,联手中铁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惠州中科先进制造有限公司等运营的未来产业孵化器。
 

  “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东岸重要战略腹地和枢纽门户,中铁置业与惠州有资源互补、业务互通的广阔空间。”中铁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城市运营公司)总经理付朝辉表示,公司作为中铁置业集团负责商业、产业运营的专业子公司,将按照中铁置业集团战略发展定位,践行央企责任和使命,充分利用中国中铁“大平台”,整合优势资源,为地方政府提供城市产业综合运营服务。在中铁城运(惠州)未来产业孵化器项目上,将与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战略合作伙伴以及优质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惠州未来产业孵化器项目实现发展目标,为仲恺高新区及惠州市科技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开园仪式现场。

 

  “这是仲恺高新区着眼未来,首次联合中铁集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央企、大院所,共同积极探索打造卓越级孵化器。”仲恺高新区管委会总经济师郑志辉表示,仲恺将统筹抓好各项要素保障,推动包括中铁城运(惠州)未来产业孵化器在内的孵化载体进行“基础级-高能级-卓越级”梯次培育。同时,实施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营商环境,让各类企业在仲恺同台竞技、创新争先。
 

  15家企业10家服务机构即将入驻
 

  据了解,中铁城运(惠州)未来产业孵化器规划面积2万平方米,是群益产业园中唯一一家由政府推动的未来产业孵化器,围绕仲恺高新区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制造、新型储能等主要产业领域,重点引进相关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依托“科技孵化+成果转化+创投基金”模式,从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能源、高清显示等产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需求出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提供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政策服务、市场拓展服务,以全链条孵化体系促进未来产业企业快速成长,并力争在5年内将其建设成为惠州首个卓越级未来产业孵化器。
 

  开园仪式现场,中铁城市运营公司分别与安利智智能机器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库曼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15家优质科技企业,以及惠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广州中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等10家孵化服务机构签订了入驻协议。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雷震,广东经泰电域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睿凌进行了主题分享。当日,开园仪式的领导、嘉宾与企业代表共同参观了中铁城运(惠州)未来产业孵化器展厅。
 

  据悉,中铁城市运营公司作为中铁置业专业产业运营子公司,已与中关村智酷、明威创投、中科天坛、中科先进制造等产业资源方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整合优势资源,在科技产业创新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惠州中科先进制造有限公司是惠州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共建成立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智能制造领域核心技术研究和开发,尤其注重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无尘拖链、机器视觉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初步建立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
 

  孵化器是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可以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环境,助力小微企业从“幼苗”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也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策源地。
 

  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仲恺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惠州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核心引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排头兵”。据统计,全市30%以上的高企、40%以上的研发投入、50%的上市企业、60%的技术合同交易、70%的新型研发机构、80%以上的高价值专利、90%的科研助理、100%的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均集聚在仲恺。
 

  依托科创载体吸引优质项目、培育创新型企业,是仲恺高新区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该区现有孵化载体共22家,包括5家国家级孵化器、3家省级孵化器、5家市级孵化器。今年全市新增2家市级孵化器,皆在仲恺区。另有众创空间8家、省级加速器1家,初步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
 

  在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下,仲恺高新区孵化了惠州市三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孕育了全市一半的境内上市企业,创造了全市近一半的规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目前全区在孵企业近700家,累计毕业企业约600家,孵化育成体系各项指标占全市60%以上,继续领跑全市。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惠州市与仲恺高新区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接下来,仲恺高新区将借助与中铁集团合作共建孵化器契机,充分利用好中铁集团的优质高端创新资源,导入更多优质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和人工智能企业资源,加快仲恺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培育。
 

  新闻科普
 

  何为未来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七部门2024年1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产业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提到,9大未来产业包括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
 

  未来产业发展目标是构建未来产业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世界未来产业的重要策源地。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谢超良 黄希婕 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