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拟增耕地2600亩
2024-12-25 14:32:42 稿源:仲恺文明网


  新增耕地2600余亩、整治观洞河、修复废弃矿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百千万工程”重要内容,可有效解决“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筹、人往哪里聚”的核心问题。今年,仲恺高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潼湖镇、陈江街道单元)顺利通过审查,由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同意。
 

  据悉,潼湖镇、陈江街道此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计划总投资14.8亿元,划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区域为潼湖镇和陈江街道的13个行政村,总面积176.47平方公里,以“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为整治目标,拟打造“两核三带,四生协同”空间新格局,拟安排整治项目24项,预期收益15.86亿元。
 

  将形成连片耕地7100余亩
 

  记者从仲恺高新区自然资源分局获悉,今年3月初,仲恺高新区成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班,深入摸查基层整治诉求意愿,突出“规划引领、全区统筹”,划定了6个重点整治区。近期,该区选定潼湖镇、陈江街道两个功能互补的实施单元作为示范,围绕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两大方面,制定了全区首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及配套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方案。今年9月,该方案获省自然资源厅批复。
 


仲恺高新区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根据方案,潼湖镇、陈江街道单元共安排六大类、24个子项目,实施期限为2024年9月至2028年9月,建设周期4年。整治后,将形成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其中,新增耕地2600余亩,形成连片耕地7100余亩;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首期计划腾挪农村建设用地规模20亩以上,新增引导式搬迁安置新区200亩;导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项目11个;整治观洞河10公里,保障项目区内耕地旱涝保收,修复废弃矿山采矿损毁用地3000余亩。
 

  项目投资14.8亿元
 

  位于潼湖镇新光村的“天下大潼”项目,是潼湖镇示范项目,也是该镇粮食功能主产区。该片区地势东西高、中间低,汛期农田易受洪涝灾害,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大问题。
 

  根据方案,潼湖镇将对观洞河和灌排设施进行智慧化改造,拟引入运营公司进行规模化种植。同时,通过“增减挂钩”(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保证建设用地不增加)将零星居民点集中安置到现有村庄集中区,利用观洞水库水资源发展全链条农业产业,打造数字化智慧农业示范区。同时结合国家最新“耕地大占补”政策,探索“林置耕、园换耕、塘改耕”模式,进行补充耕地开发。目前,该项目已于今年9月底动工。
 

  记者了解到,潼湖镇、陈江街道单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14.8亿元。其中,政府专项债投资5.56亿元,其余为社会资本和政策性银行融资。项目预期总收益15.86亿元,其中租金收益1.79亿元,运营收益14.0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已获得农业发展银行60亿元授信,2024年已签约贷款2.361亿元,并收到中铁城建等11家国企央企合作意向。接下来,仲恺高新区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拓宽资金筹融渠道,保障项目顺利建设。
 

  在政策支持方面,仲恺高新区将潼湖镇推荐入选首批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编制试点名单,已印发相关配套政策文件。目前,该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业标准地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转让退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民进城安置居住地登记备案制度等政策工具。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邱舒婷 刘乙端 通讯员刘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