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仲恺高新区潼湖镇妇联获悉,2024年,该镇妇联坚持“党建引领、妇联牵头、因地制宜”,创新关爱帮扶措施,用心用情为困境妇女儿童做好兜底工作。
【精准关爱】
探索“五个一线、两个随时”工作机制
为全面了解困境妇女儿童的实际情况,潼湖镇妇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各村(社区)妇联主席研究讨论对策及方法,并组织执委、巾帼志愿者深入摸排走访、调查,建立《潼湖镇困境母亲、儿童汇总表》。目前,已登记在册困境儿童56户86人,困境母亲52人、困境家庭33户。
不仅如此,潼湖镇妇联还创新探索“五个一线、两个随时”工作机制,即发现问题在一线、摸底知情在一线、工作研究在一线、持续跟踪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工作有需要随时下基层、群众有需求随时有回应。对应纳入但未纳入政策性兜底保障范围、已纳入政策性兜底保障但仍需要关爱帮扶、妇女儿童权益受侵害等三类家庭,通过“三级”管理,以电话问候、微信联系、上门访问等方式对帮扶对象进行探访并做好服务登记,量身定制关爱方案。同时,根据困境家庭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关爱陪伴、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关爱服务。
专题会议。
【多元帮扶】
去年为困境妇女儿童申请救助金7.5万元
2024年8月初,赤岗村妇联主席张玉婷与村民在沟通中得知,单亲困境母亲朱女士突患癌症,其丈夫于2015年因鼻咽癌去世,此前,治疗已花费家庭全部积蓄,目前独自抚养两个就读大学的孩子,每年需学费及生活费3万多元。去年7月,朱女士确诊患直肠恶性肿瘤,截至去年9月已自费治疗费用达5万多元,现仍需每月到广州进行治疗。目前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低保金每月1617元。
了解具体情况后,张玉婷立即联系民政、妇联等部门,将朱女士情况说明上报,希望通过多渠道帮助朱女士申请救助。目前,已成功为其申请医疗救助27035元,“农村母亲关爱”项目正在审核阶段。
这是潼湖镇妇联针对困境妇女儿童的具体需求,采取经济救助、教育支持、心理关爱等多元帮扶措施,形成综合帮扶体系的其中一个案例。
据介绍,为进一步丰富妇女儿童精神文化生活,潼湖镇妇联多次组织村(社区)妇联学习各类“救助文件”,深入研究探讨各类救助的必要条件及要求。2024年,该镇、村(社区)妇联为困境妇女儿童申请《仲恺高新区关爱困境母亲儿童救助金》共75000元,为他们提供及时的援助,缓解了部分经济压力。同时,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先锋出租屋”等阵地,在寒(暑)假、“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组织开展亲子手工、亲子文体等主题活动51场次。
“三八”妇女节活动。
【整合资源】
组建12支关爱队伍为困境对象提供日常服务
去年以来,潼湖镇妇联坚持党建引领,主动联系民政、教育、平安法治等部门,通过队伍共抓、阵地共建、信息共享、资金共筹、活动共谋等举措,为有效推进困境妇女儿童关爱工作夯实基础。
同时,依托“爱心妈妈”、“两新”党组织结对帮扶困境家庭“暖阳行动”等社会资源,与村(社区)妇联就近组建了12支关爱队伍。由村(社区)妇联主席担任组长,招募一批“有韧劲、有情怀、有担当”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结对子,为困境对象提供生活照料、关爱陪伴等日常服务。
不仅如此,还动员有群众工作经验的老妇干、有知识有爱心的青年骨干报名加入,建立“妇联组织+专业机构+社会力量”的多元协同工作体系,并充分整合各类社会组织资源,制定了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清单。
接下来,潼湖镇妇联将继续深化困境帮扶工作,不断创新帮扶方式和方法,努力为更多困境妇女和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加强“爱心妈妈”、“两新”党组织及“三新”领域妇联等社会资源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困境帮扶工作,为潼湖镇事业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惠报全媒体记者邱舒婷 通讯员陈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