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仲恺高新区潼侨镇金星路入围惠州市2024年度“最美农村路”。这一荣誉的背后,是潼侨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工作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如今,金星路已成为潼侨镇的生态线、风景线、产业线,并将更好地助力“百千万工程”,激发乡村活力。
党建引领,建设绿美“生态线”
金星路坐落于潼侨镇,起点位于河背村民小组,串联起多条村道后,终点与惠桥快线相接,全长3.2公里。金星路成功入围“最美农村路”,是潼侨镇乡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提升了当地的交通条件和生态环境,更成为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金星路沿线面貌焕然一新。
潼侨镇聚焦推动农村公路应绿尽绿、适地适美,坚持上下“一盘棋”,将农村公路绿化品质提升纳入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工作重点内容。在党建引领下,潼侨镇筑牢一线绿化战斗堡垒,全面加强路地协作,实现党建联建共建,合力推动公路环境美起来。
以建设“绿美广东”为契机,当地统筹开展道路沿线和景观节点的绿化建设,采用乔木、绿篱、花卉等多种组合,高质量完成金星路及连接线3.2公里绿化提升,栽种绿篱围挡约4公里,推动农村公路逐“绿”而行,绿美“颜值”显著提升。如今的金星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盛,宛如一条绿色的丝带蜿蜒在乡村大地,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优美的出行环境,也成为了乡村生态建设的示范样本。
建管并行,建设绿美“风景线”
仅仅有生态的底色还不够,潼侨镇还致力于推动公路沿线面貌焕然一新、增绿扩美,建管并行。
在这一过程中,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利用春节返乡节点,金星村党员干部积极走访群众,发放倡议书2000余份,筹措社会资金8万余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潼侨镇因地制宜在“四旁”“五边”植树1.1万株,营建“党建林”“青年林”“共建林”等主题林4个,评选省、市、区、镇“美丽庭院”21户,同时结合公路沿线村落历史人文背景,把侨元素融入绿美风貌提升,以墙绘、微景观等形式将村规民约植入金星路周边,建成“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美丽农村路。
路变美了,周边的营地、驿站、游乐园、活动中心的游客也渐渐变多了。
潼侨镇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干”,印发《潼侨镇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成立路长工作组和农村公路养护队伍,金星村以“村(居)吹哨·先锋报到”为抓手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改善提升公路沿线绿化植被,清理路面5公里,修剪路树3公里、路肩草皮4000平方米,推动农村公路共管共护、常绿常美。
路景交融,建设绿美“产业线”
金星路的美,不仅在于其生态与风景,更在于它成为了激活产业发展的关键纽带。潼侨镇聚焦推动农村公路联通产业、壮大经济,积极发展“路衍经济”新业态,推动绿美交通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交通+农文旅产业”融合让多元业态在金星路周边有序构建。
潼侨镇加快“交通+党建品牌”融合,链接金星村“强村公司”“未来社区”试点,交通辐射营地、驿站、游乐园、活动中心等,支撑金星路打造成为村内核心交通枢纽。
同时,潼侨镇还加快“交通+农文旅产业”融合,引进华侨茶文化农业公园项目以及产业加工中心、农业主题公园、水上乐园等一系列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使得多元业态在金星路周边有序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日益显著。
金星路从一条普通的村道,变身为一条美丽的农村路,不仅成为了村民们的骄傲,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沿着金星路前行,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体验到丰富的农文旅项目。
自这些项目建成以来,当地已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带动周边群众、商家增收超300万元。金星路真正成为了一条致富路,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也为潼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图 惠报全媒体记者钟玮 通讯员郑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