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停车难”,仲恺潼侨巧心打造新空间
2025-03-04 17:11:00 稿源:仲恺文明网


  近日,在“百千万工程”的有力推动下,潼侨镇聚焦群众“停车难”的痛点问题,积极探索创新,通过科学规划、盘活资源、长效治理等一系列举措,成功打造出多个停车新空间,实现了圩镇秩序与风貌的双提升,让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生活更加舒心。
 


经过整治的侨冠中路干净整洁。

 

  激活“边角地”赋能资源优化
 

  走在潼侨镇侨冠中路、侨冠南路上,曾经杂乱无章的边角地已经焕然一新。过去,这些地方杂物堆积、车辆随意停放,不仅影响镇容镇貌,还时常引发居民的抱怨。如今,120余个机动车位和500余个非机动车位整齐排列,车辆停放井然有序。路边绿树成荫,极富设计感的宣传栏上展示着当地的历史脉络,道路也变得干净整洁。这一转变得益于潼侨镇以“百千万工程”环境秩序整治为目标,对镇域边角空间进行的系统摸排。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居民小区外围、商铺周边延伸区等区域,新增了620余个停车位。针对农贸市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区,他们通过动态巡查清理“僵尸车”、规范划线标识,让停车资源得到了更高效的利用。
 

  推动全域空间升级提质
 


在侨冠南路上,电动车和机动车有序停放。

 

  据了解,潼侨镇以“百千万工程”基础设施提标为导向,整合镇村两级闲置地块,统筹推进停车场建设与智慧化管理。在侨兴路和牛墩街,标准化平面停车场的建成,新增了800余个车位,有效缓解了周边的停车压力。此外,金星村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将河背小组闲置空地改造成了生态停车场,增设了80个车位,兼顾实用性与景观性。同时,潼侨镇还大力推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324处、充电位2673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占比超10%,为居民的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推行文明共治巩固实效
 

  为了巩固整治成果,潼侨镇以“百千万工程”长效治理为抓手,推行“疏堵结合”的管理模式,开展校园、主干道等重点区域违停整治,劝导车主规范停车。依托“数智潼侨”基层治理平台,当地创新“网格员+志愿者”巡查机制,对违停行为进行全面协同管理。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先锋出租屋等阵地,广泛开展宣传引导活动,让文明停车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今,潼侨镇的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累计规范车辆停放4100余宗,实现了动态清零。
 

  潼侨镇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成功破解了“停车难”问题,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为“百千万工程”的落地见效提供了生动范例。
 

  惠报全媒体记者钟玮 通讯员欧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