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将至,近日,仲恺高新区玳瑁村张玖存的家里满屋飘香。他和妻儿忙着蒸番薯、炸薯丸、焖碌鹅,招待客人。另一头,村民们正赶制特色的薯粉、薯丝、薯干等番薯美食,满村“薯味”飘香。
张玖存是玳瑁村村民,也是惠州潼湖城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瑞农业”)负责人。村里陆续有客人慕名前来订购产品,薯粉、薯丝、薯干、大米……来自仲恺某机构的徐先生是老顾客,为迎接春节,他当天定了1000多份薯粉、薯干、丝苗米套装。“这些都是非常健康的食品,我们看到了它们从地里一路到餐桌,依托好山好水非常原生态。”徐先生说。
春节前红薯系列等农产品销量是平日的七八倍
张玖存的妻子阿丽把自家种的红薯蒸熟,去皮压碎,拌上自家加工的薯粉,再拌点糯米粉,搅匀后搓成圆形丸子,然后放到油锅里一炸,金黄色的红薯油果出锅了。客人吃着香喷喷的红薯油果,纷纷点赞。“我是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红薯油果,很香甜、很软糯、很细腻。”客人谭先生说。
张玖存在菜地里摘菜招待客人。
春节期间吃圆形油果象征着团圆,张玖存的母亲杨贱87岁了,吃着可口的红薯油果,看着子孙家人团聚,看着客人们对儿子带领村民生产的农产品那么满意,笑开了怀。
春节前这段时间,张玖存可以说是忙个不停。他每天招呼上门来选购用红薯制成的“潼芯薯”(注册商标)美食,还忙着整理线上收到的订单。
由于采用生态种植的红薯和丝苗米,纯手工制作,张玖存打造的“潼芯薯”品牌美食广受欢迎,消费者对于这种保留原味原生态的产品好感度非常高,回头客很多。春节前这段时间,老顾客更是纷纷上门购买红薯系列产品及生态大米,作为春节送礼佳品,送到广州、深圳、香港等全国各地。
番薯的衍生品番薯干、薯粉丝等,成春节送礼佳品。
“元旦至今半个多月时间,我们已经卖了近1万斤红薯系列产品,卖了近2万斤大米,销量比平日多七八倍。”张玖存告诉记者。
针对春节期间客人需求,张玖存贴心地把产品打包成更小的包装,方便客人携带探亲。
带动二三十位村民就业,春节期间提高工资回报村民
玳瑁村依山傍水,加上张玖存采用传统原生态的农耕技术,施有机肥、物理治虫,种植出来的大米和红薯口感软糯细腻、甜度高、营养价值高,经多个部门检测后产品无农残,比市面上普通红薯品质高不少。
工人在地里忙着收获红薯。
同时,城瑞农业的薯粉、薯干、薯粉丝系列产品均以自家种植的优质红薯为原材料,无添加剂、天然绿色,出售的产品都具有检测报告,以确保原材料无农药残留。衍生的副产品粉丝、薯干、薯粉可制作成各样小吃。
张玖存对工艺的要求非常高。比如做薯粉丝,在拌浆环节,淀粉与水的比例必须分毫不差,保证蒸出的粉皮软硬适中。之后大约晾晒四五个小时,用机器切成丝,接着再晾晒两天,才能进行包装。由于薯粉丝全程采用传统制作手法,其口感更为爽滑细腻。
冬日暖阳下,整齐晾晒的薯粉丝像一张张被子挂在院子里,成为村里独具年味的一道风景线。
近年来,在张玖存及其团队努力下,城瑞农业红薯系列产品年产值达到200万元,加上水稻、玉米等产品,城瑞农业的产品年产值可达500多万元。
城瑞农业在盈利的同时,也助力了潼湖几个村的发展,为当地3个村带去100多万元土地租金收入,并吸引村民们来就业,多的时候一天就聘请二三十位村民采摘红薯、制作红薯系列产品。
“村民们跟着我忙碌地给顾客提供健康食品,不容易。春节期间,我把工价从每天160元提高到每天250元,希望村民们跟我一起过个丰收年。”张玖存说。
文字 惠报全媒体记者周智聪 实习生杨倩茹
图片 惠报全媒体记者钟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