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声筒里话初心“仲恺星火”讲述奋斗故事
2025-04-02 10:15:00 稿源:仲恺文明网


  传声筒里展风采,仲恺故事汇华章。近日,由市委宣传部指导、仲恺高新区宣传统战办公室主办的“惠声有理·惠聚美好”2025年惠州市理论宣讲比赛(首场)暨“仲恺星火”理论宣讲进企业活动,在仲恺高新区惠南科技园拉开帷幕。
 

  本次宣讲以“推进高质量发展 人人都是主角”为主题,分为“根植仲恺·薪火相传启新程”“智创引擎·科技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惠聚美好·党建服务百姓幸福生活”三个篇章。来自区“仲恺星火”讲师团的7名宣讲员,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高质量发展故事,生动展现党的创新理论在仲恺高新区的具体实践和丰硕成果。
 

  从守护历史到科技创新,故事闪耀宣讲舞台
 

  “如果有人问你,是否愿意用一生去守护一座碑,守护一段历史?”“仲恺星火”宣讲员杨卓基用充满感染力的话语,深情讲述了他的爷爷数十年如一日守护廖仲恺纪念碑的故事。他的爷爷杨畅,用66年的坚守,守护着廖仲恺纪念碑,守护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仲恺高新区作为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始终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许多梦想种子在这片沃土生根发芽。
 

  “她主导研发了一款曾经技术被‘卡脖子’的电池电容器,直接打破国际垄断,助力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可谓大功臣!”宣讲员吕幸銮以《梦想开花的声音》为题,讲述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新型电池研究所所长、“电池女侠”卜芳的故事。卜芳曾带领团队攻克电池电容器关键核心技术,因而受到行业广泛赞誉。她的故事就是仲恺无数身处生产一线的科技创新者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缩影。他们秉持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在各自领域默默耕耘,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全部力量。
 


宣讲员讲述亿纬锂能“电池女侠”卜芳带领团队攻克核心技术的感人故事。通讯员凌小花 摄

 

  宣讲员苏雨楠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潼湖人。在他的宣讲《潼湖逆袭记》中,潼湖乘着中韩产业园建设的东风,从“牛过塘水深三尺,车进潼湖剩一轮”到“二十分钟到惠州城区,三十分钟上高铁,一小时到机场,实现一小时生活圈”,从“万元计”到“亿元计”的税收收入;从“瓦房学校”到现代化校舍,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是东江科技产业园综合党委书记张娜,也是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老管家’,大家都习惯叫我‘娜姐’。”宣讲员张娜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讲述她十年非公企业党建历程的酸甜苦辣。她和伙伴们凭着一股热情、两条腿与三张清单,走访企业1800多次,协调解决300多个问题,把党建的“红色种子”种进园区众多企业。
 

  基层治理故事入宣讲,民生温度显初心
 

  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党建引领的社会治理创新,就是群众幸福的密码。
 

  宣讲员刘彩红以情景再现的方式,生动讲述120急救指挥调度员要眼耳口手心同时“在线”,远程指导自救互救的工作状态。据介绍,仲恺120急救调度年均上万次,日均200多个电话,急救反应速度连续七年排全市第一。他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在平凡岗位守护万千生命。
 

  “在创新中守护生命,用智慧跑赢时间。”来自仲恺消防救援大队的宣讲员苏铭鑫,讲述了她的同事张昌深通过技术创新发明,成功破解电动汽车火灾扑救的世界级技术难题的故事,以及仲恺消防救援大队为可口可乐公司增设生产线优化防火分区设计、高效满足生产需求、节约空间和成本的故事。仲恺消防救援大队是全市最年轻的大队、整体学历最高的大队,坚持把创新理念变成行动,将专业知识转化成服务辖区的技术手段,与仲恺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肩同行。
 

  来自仲恺政法信访办的宣讲员黄珅宁以分享基层干部化解矛盾、共建共治的暖心故事,诠释了“党建引领”与“群众幸福”的深刻关联。她以《践行“枫桥经验”,初心使命只为基层社会治理》为题,从“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周究伟为民解难题、及时化纠纷,到新华社区出租屋管理党支部书记张梁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的小故事,诠释了仲恺高新区基层治理的“枫桥经验”。
 

  基层宣讲活动已举办500余场
 

  从“智创引擎”到“惠聚美好”,一个又一个发生在仲恺的精彩故事,体现仲恺高新区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为驱动、以民生为根基的生动实践,深刻阐释了主题“惠声有理·惠聚美好”的内涵。
 

  据了解,市委宣传部将围绕打造“惠声有理 惠聚美好”宣讲品牌,以“推进高质量发展 人人都是主角”为主题,联合各地各单位开展一系列理论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在经过各地各领域的巡回宣讲和人才选拔后,全市宣讲比赛将在年底举行。
 

  作为仲恺高新区理论宣讲的标杆品牌,“仲恺星火”理论宣讲计划以“点燃星火之光 聚力仲恺发展”为主题,自2023年启动以来,组建包括党员干部、产业工人、文艺工作者等10支行业特色宣讲队,建立包括讲师库、课程库在内的“仲恺星火”宣讲资源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设立“星火讲堂”,举办“党的声音进万家”等基层宣讲活动500余场,参与群众6万余人次,将“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百姓讲故事”的宣讲模式覆盖到最基层,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仲恺的每一个角落。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熊延浩 张家惠